中國的大健康產業正迎來一個好時機。中國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,城市化帶來的健康隱憂,以及老年性社會的現狀,提高了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,使健康問題成為國家和個人生活關注的焦點。與此同時,國家政策也在大力扶持大健康產業。同時指出,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基礎。大健康市場宏觀政策的提出,引起了各地政府和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。
年青一代更注重體形的管理,通過鍛煉來提高體形,00后和90后成了健身、減脂的主力,80后和70后更多地通過健步走來強化身體鍛煉。
健身人群以男性為主,一線城市更注重身體健康。
在體育健身人群中,男性比女性更積極地鍛煉,注重身體健康。由于人口基數大,新的一線城市和二、三線城市的運動健康人群的比例要高于一線城市。但是按照偏好指數來看,則是一線城市高于二線城市。
一線城市的運動健康人群顯示出北京市更偏愛App健身,上海市更偏愛健身房,深圳市和廣州市更偏愛廣場舞。據分布比例數據顯示,北京市或因生活節奏加快,體育健身人群以App健身方式為主,上海市和深圳市三種健身方式的分布比例差異不大,廣州市則廣場舞的分布比例較高。
健身人群精準、有品位,App健身人群努力提升自我,陶冶情操。
通過對運動健康人群購買數據的分析,認為高、中、低白領是購買的主體。相對于其它兩個群體,廣場舞人群的在線消費能力較低,健身房人群的收入相對較高,購買能力較強。App健身人群的消費能力略遜于健身人群。
消費者在跨越一生的健康歷程中,需要經歷不同的階段,需要被不同的觸點激發,需要探索,需要堅持,需要根據自己的生命角色和健康態度,逐步向健康達人邁進。以大健康企業為視角,消費者洞察力的研究成果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創新機會。大健康企業不應僅限于消費者的健康過程中的某一部分產品或服務,而應充當健康伙伴的角色;在幫助消費者完成健康過程的同時,還應實現商業延伸,以吸引潛在用戶,獲得目標客群,保持用戶粘性。能夠幫助大健康企業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角色,創新適合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模式。